從中國畫角度去看黃賓虹的作品,可見他與西方印象派畫作互相輝映。可是新派畫家例如吳冠中,對黃賓虹的畫作卻劣評如潮。表示他的畫都是千篇一律的,毫無意義。吳冠中講求構圖及現代化的表現,認為筆墨應與時代一起進步。黃賓虹於古典畫的筆墨基礎深厚,對現代新派畫家來說是屬於過時的。無論是東方或西方藝術,到達最高標準並非只看技巧,而是能否提升畫家靈性最為重要。如同樂器一樣,中國對於音樂方面的造詣算比較弱,當拿古琴對西方豎琴或管風琴去比較時,可感受到雙方同樣能達致高級的靈性修養。
上集提及的傅雷,他是一位收藏家,他評論近代書畫家只有黃賓虹及齊白石才能算是夠格。兩位的畫風及成長背景都不一樣,但最高峰時期的作品都無一絲俗氣。中國講求陰陽,即黑白之間的平衡。書畫中亦一樣,能達致平衡是一項很高的技能,十分講求哲學的修養。

黃賓虹比起其他畫家的分別在於他對畫作的理論了解得更深入。他跟石濤一樣寫了很多有關畫畫的書本,包括「古畫微」及「畫語錄」,當中寫了對於中國畫的看法。中國繪畫最初於漢代開始,但那只是最原始初階的等級。直至唐代,繪畫藝術才開始成型。
黃濱紅認為北宋才是中國繪畫的巔峰,因為北宋講求大自然的美,南方卻恬靜中帶點人氣。他表示北宋的畫「渾厚華滋」,意指山川渾厚,草木華滋,是對山水畫意象特徵的一般描述。 而在黃賓虹這裡,將其熔冶為一個繪畫核心概念,一種昭示其美學理想、生命追求和最高藝術境界的概念。
下集談文說藝我們將討論黃賓虹作品!
想收聽更多精彩內容,敬請留意下集談文說藝!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重溫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