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藝術發展,政府於使用金錢方面的策略也很重要。香港有很多展覽其實都是免費的,但最近出現在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的展覽實在令人側目。那裏是國際精英雲集的地方,即使是一個稍為對藝術有少許認知的人都會認為這展覽屬於低下水準。香港政府應該找一些沒有商業利益衝突,但品味高的人去設計展覽以減低成本同時提高藝術水平。
香港其實都有很多好的節目,例如近期市政總署成功邀請若干外國明星來港,當中包括大師級爵士樂音樂家Herbie Hancock。可惜香港在音樂藝術方面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缺乏硬件,例如給沒有一個可媲美外國的音樂廳或歌劇院。對一個大型的金融中心來說,有一個好的文化設施是首要條件,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個一流的音樂廳或歌劇院。無論紐約、倫敦、新加坡或中東也已經急起直追了。香港的音響器材與外國之差別,顯示了香港的文化級別為低水平。如果作為一個投資銀行家或基金經理,在一個藝術水平如此差的地方接受美學教育,必定被人看低一線。

說回爵士音樂節,除了成功吸引大批人士到場欣賞,更成功邀請了著名的音樂家到場。從音樂節可見還有很多人是喜歡爵士樂的。香港的爵士樂酒吧相比其他外國酒吧可謂少之又少,現在甚至只剩餘一至兩間左右。可是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更希望能吸引美國人的注視。爵士樂是美國的文化之一。在香港,平時喜歡爵士樂的觀眾大部份是中產階層的美國人。一間爵士樂酒吧平均收費幾百港幣,一般中產人士未必會常常去聽。而外國的爵士樂酒吧因為有政府補貼,所以稅收方面有某程度上的優惠,數量亦比香港開得更多。香港的教育制度亦有很多問題,即使學生在讀書時期學過多樣樂器或舞蹈,踏入社會後基本上也很少機會會再接觸。為了提高香港的藝術水平,這些都是政府應再想辦法加強改善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