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敦煌展覽

敦煌,這座承載著東西方文明交融的聖殿,既是歷史的見證者,亦是藝術的造夢者。這裏,佛陀的智慧與凡人的祈願交織,幻化出虛實相生的藝術宇宙。本次展覽以“夢幻敦煌”為名,從佛教哲學中“夢”與“空”的隱喻出發,帶您走進一場信仰與世俗、藝術與生活交織的精神漫遊。

夢幻敦煌:重現敦煌大美之境 

香港大學一直致力推動文化交流與學術傳承。香港大圖書館作為學術與文化的重要機構,致力於保存、研究與推廣中華文化藝術。 

是次是港大圖書館與少雪齋首個合作項目,並首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藝術文化展覽,成為首間舉辦敦煌展覽的本港學府。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學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及數位化技術應用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並在保護與弘揚敦煌文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此次合作,共同籌辦展覽、推動敦煌學術研究及教育,讓香港大學的師生、校友、青少年及公眾有機會深入了解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蘊。 

敦煌展覽亮點

  1. 敦煌文化展覽: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展示敦煌石窟藝術、文物保護技術及數位化成果,讓觀眾深入了解敦煌文化的歷史與現代保護工作。 
  2. 學術講座:已舉辦了兩場,分別邀請敦煌學研究院趙聲良博士及少雪齋創辦人孫漢明博士來主講,促進學術交流與公眾教育。 
  3. 數位化展示:利用先進的數位化技術,展示敦煌石窟的壁畫與文物,讓觀眾在巨幕的沉浸式體驗中,親身感受敦煌藝術的壯麗與精緻。

敦煌展覽分區

展覽有六個單元,分佈於圖書館三個展覽區域。 

  1. 圖書館2樓展覽廳是主要展區,展出「莊嚴佛宮」、「萬象人間」和「石室寶藏」。 
    • 「莊嚴佛宮」1:1精準複製敦煌莫高窟第45窟盛唐風華,完整重現西壁佛龕內七身經典彩塑:主尊佛陀結跏趺坐說法,兩側弟子虔誠、菩薩體態呈”S”形曲線盡顯唐風柔美,天王造像威猛剛健,共同構成唐代”漢化”佛教造像的成熟典範。窟內壁畫更集盛唐藝術大成:龕頂《法華經》寶塔品、窟頂千佛藻井之外,北壁《觀無量壽經變》以極樂世界為主體,兩側配”未生怨””十六觀”敘事畫;南壁《觀音經變》展現男相觀音三十三應化身,其”胡商遇盜””救諸苦難”等場景生動反映唐代商旅、刑獄等世俗生活,成為研究唐代社會的珍貴圖像史料。透過這些彩塑與壁畫的完整呈現,觀眾得以沉浸式感受敦煌藝術融合宗教神聖與人間煙火的獨特魅力。 
    • 「萬象人間」通過壁畫描繪農業社會,交通和服飾,窺探當時日常生活。 
    • 「石室寶藏」展出11件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複製文獻,它們對全球學術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 影片播放:《五台山圖》 
    • 五台山是中國佛教聖地,為文殊菩薩道場。莫高窟第61窟的《五台山圖》規模宏大,分三層描繪:下層展現五台山周邊城鎮、社會宗教活動及行旅隊伍;中層呈現寺院、僧侶修行及神人互動的宗教世界;上層則描繪天空幻化的神蹟異象。全圖融合宗教聖境與世俗風貌,展現佛教藝術與人文地理的壯麗景象。 
  2. 圖書館地下展區是圖書館另一入口,自動玻璃門開啟後是 「絲路漫漫」與「壁上丹青」。 
    • 「絲路漫漫」帶大家追溯絲綢之路的歷史,展示張騫出使西域及佛教傳播的歷程。 
    • 影片播放:介紹莫高窟宣傳片 
    • 「壁上丹青」讓觀眾了解敦煌洞窟的結構及敦煌壁畫製作技巧。 
  3. 在2024年9月啟用的高黃慧貞藝術電子圖書館(三樓) ,是非一般的圖書館。沒有椅子、桌子和書架,主要是提供一個放鬆和沉浸環境,讓學生能夠序「躺在地毯上」或「席地而坐」,享受文化藝術的展示,「悠遊淨土」在這樓層展現出來。 
    • 「悠遊淨土」讓大家體驗佛教淨土藝術,包括飛天和音樂舞蹈場景。10個藻井圖案用燈箱掛在天花板,展示莫高窟獨特藻井圖案,學生躺下仰望,感受莫高窟不同藻井圖案的豐富視覺效果。各種敦煌洞窟中的飛天舞蹈形象隨樂聲翩然環繞,陳列在四周,營造出靈動的藝術空間。 
    • 影片播放:介紹莫高窟宣傳片 
    • 影片播放:《敦煌壁影》 
    • 這部影片以數位技術活化敦煌千年壁畫,讓《鹿王本生》等經典場景動態重生,天、神獸躍然眼前。從星空沙漠開場到絲路地圖收尾,光影流轉間既展現壁畫之美,更彰顯敦煌作為文明交匯點的永恆魅力。

展覽日期:

2025年6月7日至9月7日 

展覽地點: 

香港大學圖書館地下二樓展覽廳及高黃慧貞藝術電子圖書館 (三樓)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8:30am – 9:00pm 
星期六:9:00am – 5:00pm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館 

主辦

合辦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