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少雪齋

少雪齋 Chamber of Young Snow 是由李師成博士於2016年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為目標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NGO)。李博士於2005年創立居士林,致力於向香港市民介紹佛學的義理及實踐佛法的概念。

李博士熱愛中國藝術文化,並全心投入其發展。他的機構不僅推廣文化,還收藏了從漢代到當代的中國藝術品,並資助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及嶺南大學等著名學府,促進文化研究和教育。

李博士在香港新城財經台主持「談文說藝」和「人生百味」兩項節目,擁有粉絲以十萬計。少雪齋透過展覽、工作坊、講座和演出等多樣化活動,吸引年輕人和社區成員參與,特別關注青年人的發展,鼓勵他們探索文化藝術的多樣性。

以下是少雪齋積極推廣中華文化的活動:

少雪齋
中華文化活動

電台節目:談文說藝

逢星期六下午 4:30 新城財經台 -「閱讀城市」時段內播出。

  • 由主持陳美思、少雪齋李師成博士,用聲音帶你遊走藝術大道、探索文化世界。
  • 這一文化節目系列,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敦煌文化、漆器鑑賞、書法、日本能劇、印象派畫家雷諾瓦與塞尚,以及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等主題。節目深入探討藝術史、傳統中國繪畫、詩詞與文化遺產,為聽眾提供東西方藝術與文化的深刻見解,是喜愛藝術鑑賞與文化交流人士的寶貴資源。

合作機構:

少雪齋藝術展覽館

少雪齋藝術展覽館於2023年10月30日在嶺南大學正式開幕,展覽館旨在促進對中國藝術的欣賞和學術研究,同時透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和教育活動促進不同世代和文化之間的對話。此外,透過各種策展計畫和互動活動,展覽館將從創意遺產的角度探索傳統中國藝術,並致力於創建一個能迎合不同社群需求的「博物館共享」平台。由2023年10月31日起至今舉辦多次展覽,按以下查看更多詳情:

「感物」特展 (展期:2024年6月–11月)

展出約30件橫跨宋代至20世紀的中國繪畫與陶瓷珍品,精選自少雪齋私人收藏及外借珍藏,展示中國古代和累積的意義和情感,更為當下社會及生活帶來啟示及動力,突顯不同時期中國藝術家的哲學、價值觀和世界觀。重點展品包括近現代廣東畫壇名家李研山於1939年的作品《曲江池館圖》,該作品透過清初正統派畫家臨摹元代山水畫傳統,景觀取自嶺南園林畫之神韻,曾在北京、台灣及香港藝術館等多地展出。

「瓷光漆影⸺從土木而來的日用器物小記」專題展覽 (展期:2025年2月18日至2025年12月2日)

展覽分為「漆影」和「瓷光」兩大主題,講述圍繞漆器和瓷器的日常生活文化,以及它們在歷史中的交錯發展。展覽以漆器和瓷器的發展簡史為起點,展示從七世紀唐朝至二十世紀初清朝的器物,涵蓋飲食、文人品賞、薰香等多個面向。從物料的基本化學性質出發,展覽進一步介紹與之相應的製作工藝和生產模式,這些都是塑造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引領觀眾走進古代漆器和瓷器的製作和使用情境中,了解古今生活的連繫,令大家對司空見慣的平常有多一份思考。

「古刻薪傳⸺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特展」(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12月2日)

嶺南大學(嶺大)少雪齋藝術展覽館隆重推出全新專題展覽《古刻薪傳⸺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特展》,展出由明代明成祖仁孝皇后所編纂的《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勸善書》)永樂三年內府刻本,該藏品首次公開展出,展現明代宮廷如何透過編纂道德教化書籍來達到鞏固政權的意圖;特展亦會於指定活動期間免費派發由香港藝術家林建才共同編製的繪本《大明穿越時空記》,展期由即日起至12月2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到訪參觀。

歡迎公眾人士到以下網站預約參觀
https://www.ln.edu.hk/cht/daci/cys-art-exhibition-hall

合作機構:

中國文化藝術講座

少雪齋致力推廣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舉辦多場講座,傳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普及文化藝術知識,促進文化藝術愛好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希望從而提高公眾的藝術素養,增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欣賞,並為中國文化藝術的繁榮做出貢獻。近年來舉辦超過10多場講座,按以下連結查看更多詳情:

社交媒體推廣中華文化

透過各大知名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 Instagram等向大眾宣揚中國文化藝術,定期介紹本地和國內展館活動,增加大家對中國藝術的興趣,進而了解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重新重視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優點。

關注我們的Instagram帳號(chamberofyoungsnow), 獲取更多資訊。

定期舉辦中華文化活動

定期舉辦中國藝術展覽活動,不斷宣傳中華文化,提升大眾對大中華文化藝術認識,我們不但與校園合作,更積極與內地不同文化團體合作,進一步推廣和舉辦不同展館活動。